月蓝明朝历史网
首页 > 军事与战争 > 拿破仑进了科举试题(图)

拿破仑进了科举试题(图)

    中国科举考试,是古代帝王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,因分科取士而得名。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,而于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推行学校教育而告终。一千多年以来,科考为历代皇朝招揽选拔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人才,同时也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。

    古时没有发明照像技术,科考时对考生身份的查验,是靠“文字”描绘的。清代有一姓胡的考官督学监考,他做事认真,监考时按照名册,对考生的年龄相貌等,查核非常严格。名册中将考生有须却不浓密者描写为“微须”,因此,他便把那些长着胡须的考生通通都拒之门外。一考生不服据理力争,胡考官怒斥道:“你难道不懂得朱熹注‘微,无也’的意思吗?”该考生并不示弱,也反唇相讥说:“照大人的说法,《论语》中‘孔子微服过宋’岂不是说老夫子‘一丝不挂、赤身’经过宋国了!”

    清末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政策论后,命题多涉历史,据说有位考官出题要求考生比较中西史事,题曰:《项羽拿破仑论》。诸考生虽皆熟读四书五经,却均不知“拿破仑”为何物。

    有一考生的文章开头即破题云:“夫项羽力能拔山,岂一破轮而不能拿夫?”接着便论证说:“夫车轮已破,其量必轻,一凡夫即能拿之,安用项羽?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,英雄无用武之地,其力难施,其效不著,岂非知人善用之举哉!……”

    满洲镶红旗人乌尔恭额,任浙江巡抚时,有一年科考,他亲莅书院视考。正值诸生用饭时间,见大家争先恐后、你抢我夺,感觉斯文扫地,乌巡抚不禁皱眉说道:“好一群老鼠!”众生一听,面面相觑,其中一生即拟联相讥曰:“鼠无大小皆称老;龟有雌雄都姓乌。”

    前清时,为了表示对人才的重视,曾规定,童生考试,每县至少要录取三名。某县地处偏僻山区,教育文化非常落后,有一年全县报考的,却只有三人。考试完毕,主考官把试卷收上来一看,不禁目瞪口呆,原来三人中一个抄了题目,只写了“且去”二字;另一个只抄了试题,什么也没写;第三个考生,干脆连考题也没抄。主考官无可奈何,只好大笔一挥,把抄了题目并写了“且去”二字的那位考生,取为第一,并批道:“但观‘且去’二字,必定满腹经纶。”又把抄了试题那位,取为第二,批道:“誊写毫无差错,足见其才可造。”再

把交了白卷那位,列为第三,批曰:“不轻易下笔,可见其行事慎重。”

科考趣事轶闻很多,流传颇广,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,无可稽考,相信有些可能是杜撰捏造的。不过科举考试历经一千多年,有些趣事并不奇怪,若无趣事倒是可怪了,不是吗?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明清两代  顺序 晚明文士爱蹭饭(图)
李渔 文士当然有脸皮黑厚者,但整体而言,这一阶层之群体人格,是不太爱食嗟来之食的,文士心灵敏锐,其耻感比其他人强烈,大都宁可饿死,也不食周粟,但晚明好像例...
宋朝是谁建立的 晚明小品 张岱...
张岱小像 文汇读书周报 资料图片 晚明小品一反高头讲章,旨在反映市井生活,文字精隽清雅,提倡个性解放。如李渔的《闲情偶寄》,冒襄的《影梅庵忆语》、沈复的《...
明清24位  顺序 明清时期的游观...
《姑苏繁华图》(局部):清代宫廷风俗画家徐扬绘制,描绘乾隆年间(1736─1759年)苏州城繁盛的景象。 常言道: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”,扩展视野、体验...
中国上下5000年朝代顺序图片 明清十大商帮(图)
中国历史上,把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谊为纽带连接而成的商业集团,称为商帮。明清时期,中国大地上形成了晋、徽、陕、鲁、洞庭、龙游、宁波、江右、闽、粤十大商帮。 ...

强力推荐

站长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