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蓝明朝历史网
首页 > 贸易与经济 > 明朝大本堂是干什么的

明朝大本堂是干什么的

大本堂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明朝洪武元年十一月敕建的藏书处所,目的是要聚藏古今图书,请名儒教授太子、亲王。《山河月明》中也有涉及到皇子学习的地方,那个地方就是大本堂。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,明朝大本堂具体是做什么的。

历史沿革

大本堂是明初宫廷藏书处所之一,位于当时南京皇宫东部。关于大本堂设立的具体时间,应在洪武元年十一月,朱元璋建大本堂的目的,主要是为了延请名儒教授太子、亲王,因而,大本堂首先是用作为太子、诸王读书之所的。此外,朱元璋还“选民间之俊秀及公卿之嫡子,入堂中伴读”。

大本堂作为太子读书受教育的场所,其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。后来太子朱标读书改在文华堂。《明史》卷三十一《礼志》九“东宫出阁讲学仪”条下说“太祖命学士宋濂授太子、诸王经于大本堂,后于文华后殿”,卷七十三《职官》二“詹事府”也说:“洪武初,置大本堂,供太子、亲王读书。已而,太子居文华堂。”文华堂当是文华后殿之名。太子朱标迁至文华堂之后,诸亲王也从大本堂离开,回到各自府第读书。明廖道南《殿阁词林记》卷二十称:“国初置大本堂,取古今图书充其中,召四方名儒教皇太子、亲王.....其后,皇太子读书在文华殿,而亲王则出就所居府。”

机构职能

大本堂不仅是太子、诸王读书学习之所,也是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国事的场所。他尝召宋谚“议五等封爵,召宿大本堂讨论达旦”。另外,明太祖常常亲临堂中,与东宫各官员商榷古今,评论文字。

既然是读书学习之所,大本堂当然应该有藏书。大本堂中的藏书来自当时宫中,亦即从宫中选取适合用作教导之书存贮其中,而非将宫中所有之书都移置其中。由于洪武元年宫中藏书不太多,移入大本堂的书也不可能太多。这些书主要包括一些经史类的典籍,据《馆阁类录》载:“(洪武二年夏四月)己已,命博士孔克仁授诸子经....上谕之曰....联诸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...教之之道,当以正心为本。心正则万事皆理矣。苟导之不以其正,为众欲所攻,其害不可胜言。卿等宜辅以实学,毋徒效文士记诵词章而已。”可见朱元璋对太子、诸王的读书范围是有限定的,主要为有益身心与国家统治的传统经书和史书。

事实也是如此,洪武元年,朱元璋曾问朱标最近与儒臣讲说经史何事,朱标回答说:“昨讲《汉书》七国叛汉事。”另外,《明史》载:“詹事统掌府、坊、局之政事,以辅导太子。凡人侍太子,与坊、局翰林官番直进讲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大学衍义》、《贞观政要》诸书。”《明太祖实录》载:(洪武四年三月)庚子,上命皇太子观《元史》世祖时事,告之日:“世祖虽能立国,而制度甚疏阔,礼乐无闻,故政事不及汉唐;况能复古乎?”说明太子、诸王所读以传统经史为主。另据苏伯衡《苏平仲文集》载:“今大本堂有《鹅群帖》,大令真迹也。”可见大本堂还藏法帖,想来是为教太子、诸王习书法所用之教材。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元代背景概括 解析朱元璋为什...
常遇春,明代著名将领。一直以来,常遇春的民族属性都是众人讨论的对象。有人说常遇春是回族,是从东亚迁过来的穆斯林的后裔,之所以有很多人这样说,也因为常遇春的...
明朝那些事全文阅读 绿帽子和乌纱帽...
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“绿帽子”,却做梦也想着整顶“乌纱帽”,哪怕是个村官也好歹是顶“乌纱”。“绿帽子”与“乌纱帽”这两顶特殊的“帽子”,对中国...
明朝图片 立皇帝刘瑾有哪...
可能大多数太监都是这样,在失去了生为男性的一部分能力之后,精神上的空虚开始转变为追求物质上的满足。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太监,大多数都是贪权好财的。历史上权宦不...
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 程九伯简介程九...
李自成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农民军将领,他一生最大的成就,大概就是率领农民军攻占北京,将大明皇帝崇祯逼得。 李自成原以为只要攻破北京城,自己就将是天下的新一任主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