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宗周
刘宗周(1578--1645)字起东,号念台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 。官至南京左都御史,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,也是宋明理学(心学)的殿军。他著作甚多,内容复杂而晦涩。他开创的蕺山学派,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很大。清初大儒黄宗羲、陈确、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。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。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山甚至认为,刘宗周绝食而死后,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,这一危机延续至今。 南明政权覆亡,绝食二十日而卒。因讲学蕺山,筑证人书院,提倡“诚敬“、”慎独“之说,学者称为蕺山先生,黄宗羲、陈确均为其学生。论学继承宋儒性理之学,但认为“理即是气之理,断然不在气先,不在气之外”;“离心无性,离气无理”。又认为“理”是“至善之体,而统于吾心者也”;“莫非物也,则莫非心也”。上主张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,认为“流寇本朝廷赤子,抚之有方,盗贼还为吾民”。其学说对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有很大影响。 学者称念台先生。又尝筑证人书院讲学蕺山,又称蕺山先生。宗周著作颇富,有《刘蕺山集》十七卷,及《刘子全书》、《周易古文钞》、《论语学案》、《圣学宗要》等,均《四库总目》并传于世。